富士通和理化學研究所打造出256量子位元的超傳導量子電腦
量子電腦被寄望處理那些無法被傳統電腦所消化的龐大計算量,不過目前多數量子電腦屬於雜訊較多的中型裝置(NISQ),隨著計算規模的提升,準確性會受雜訊影響而下降。但另一方面,若要實現能進行完全準確計算的容錯量子電腦(FTQC),則需要大量的量子位元來修正錯誤,推估初期階段的FTQC至少需要6萬個量子位元才能解決具實用價值的計算問題。富士通與理化學研究所在2021年共同成立了「理研RQC-富士通合作中心」,共同投入量子電腦的開發,並於2023年10月向國內企業與研究機構,提供由既有電腦之量子模擬器與64量子位元組成的混合平台。
此次4月22日,雙方宣布在文部科學省的補助下開發出256位元的超傳導量子電腦。為了因應未來大規模化的需求,研究團隊在先前64位元機就採用了可擴充量子位元晶片的「三維連接結構」,只需排列由4個量子位元構成的一個個「單元」,就可輕鬆擴展位元數量。此次的256位元機也驗證了該結構的可行性。
另一方面,要擴大量子電腦的規模,溫度控制是一大難題,量子電腦的運作需要維持零下273.13度的超低溫。研究團隊認為擴充稀釋製冷機有其極限,故選擇提升在裝置內部的密度。新的設計綜合考量冷卻能力、熱平衡、各種部件的空間占比等,成功將密度提升4倍。未來雙方也將持續合作研發更大位元數的量子電腦,合作中心的運作也將延長至2029年3月。
資料來源:富士通(2025年4月22日)
【來源/出處】
發表評論
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?Feel free to contribute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