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日產業合作 聚焦高階製造

台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國的市占率位居第2,僅次於美國領先韓國、日本,在半導體供應鏈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。去(2020)年遭遇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疫情來攪局,牽動全球供應鏈重組,台商回流選擇在台進行生產製造的工作。行政院為協助各產業導入AI、IoT、5G等智慧科技,將推動台灣成為「亞洲高階製造中心」與「半導體先進製程中心」,運用半導體產業優勢與龐大投資需求,吸引半導體「材料」及「設備」外商來台投資,並擴大國內業者與外商的合作。

針對「高階製造」,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日本中心魏聰哲主任在『工商時報』分析,零組件的委託加工或者是承接品牌企業的成品組裝業務,「代工」一直是台灣廠商維持生存的商業模式,也使得台灣製造業在全球的價值鏈當中扮演著「影武者」的角色。隨著產品的模組化發展,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組裝代工的訂單價格持續下滑、關鍵零組件廠的議價能力提升,使得台灣EMS廠利潤越來越薄、營收成長鈍化,不得不尋求其他創造附加價值的機會。

台日電子產業向來合作緊密,從單純代工乃至於聘請日本退休技師擔任顧問,進行技術指導等合作關係,讓台廠人員深入了解日本製造現場,有助於連結日本長期累積的關鍵技術實力,強化「高階製造實力」,是台灣電子產業升級發展的重要途徑。然而,現階段台日產業合作關係僅止於「垂直整合式互補分工」,未來若轉向以關鍵技術互補為主的高階製造合作關係,仍然困難重重。面對台日高階製造合作轉型問題,台灣電子產業應以關鍵技術的互補與共享為主進行推動,有助於拓展新興市場的高階產品需求,並且讓日廠長年累積的技術研發成果能夠發揮最大市場價值。


資料來源:工商時報 名家評論/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所副研究員兼日本中心主任 魏聰哲(2020-11-09)
原文/出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