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TT開發之耐雷擊無人機首次成功誘導雷擊

每年日本國內的雷擊損害估計高達1000~2000億日圓,為此NTT集團積極投入創新防雷害技術的研發。近期,NTT在島根縣進行全球首例的無人機誘雷實驗,並成功引導自然雷擊到具備耐雷結構的無人機上,開啟人類以主動方式控制雷擊的新篇章,不僅能在無法設置避雷設備的場域發揮作用,也為未來主動引雷至安全區域、為保護都市與基礎設施奠定基礎。

實驗中,研究團隊利用可測量電場強度的裝置監測雷雲動態,並操作裝有金屬耐雷籠的無人機,於雷雲下方飛行至300公尺高空,再透過接地導線與地面連接。在最佳時機啟動開關,成功觸發雷電落至無人機,過程中雖發生高壓放電與籠體部分熔損,但無人機仍能持續飛行,展現優秀的耐雷擊性能。NTT設計出金屬製的「耐雷籠」屏蔽結構,可引導大電流繞過無人機機體從而避免對內部的傷害,並藉由將放射狀地釋出雷電流以抵銷大電流產生的磁場,降低對無人機的干擾。至於誘雷技術則以導電金屬線連結無人機和地面,藉由操作地面端的高耐壓開關,在適當的時機瞬間大幅提升無人機周圍的電場強度,誘使雷電落下。

 

資料來源:日NTT(2025年4月18日)

來源/出處

0 回復

發表評論

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?
Feel free to contribute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